服貿條文:
http://silent0123.blogspot.tw/2013/08/blog-post.html
這個懶人包全以條文整理為主,應該夠沒有立場了。
願意關心的人可以快速比較「中國對台灣開放的非金融服務」和「台灣對中國開放的非金融服務」。
我想大眾是沒有耐心去逐一分析條文的,
投票的那些立委也是,如果有五分之一把條文讀完我覺得就很感激了。
學過一點經濟學的人,應該都同意自由貿易是好的,
所以基本上服貿最大的爭議不是在於經濟結果,
事實上經濟結果會是好、是壞,
正反方都各執立場,恐怕各有所避重就輕的觀點,
就算不跟大陸比較,光在台灣島內,資方或從事勞力密集相關產業的所得利益就不一樣,
所以就不再這上面多做敘述。
為什麼反對服貿:
我認為服貿嚴重的問題是以下兩個:
1.兩岸開放內容不平等
2.協議過程及審查過程
不平等的這部分可從上述的連結查閱條文,
懶惰的人就挑定一兩個業別,比較兩個表雙方開放的規定即可一目瞭然。
我個人感覺這個協議,
無論把中國與台灣視為"兩個平等的國家"或是"同一個國家"都是很奇怪的條約,
比較像是殖民關係下會出現的東西。
至於流程不可協商不公開這些應該就不用再講了.....
總結以上,是否支持服貿可以從以下的角度來決定:
1.經濟面:結果有人說好有人說壞
2.兩岸關係面:台灣主權及協商空間
3.台灣本身政治面:民主精神
以上,所以如果完全不care 2跟3,然後覺得1應該可以賭賭看,那可以支持服貿。
再來是服貿的簡單供需分析
給堅持無視政治問題,堅持要知道服貿經濟影響的人。
圈圈1 的S應該為D,寫錯了沒改到 |
圖是邊吃肉羹飯邊畫的,字也很草,可能有錯吧,非常粗略
提供討論用,雖然我覺得經濟一直不是服貿的問題所在,
而
結論會是一定的的話應該就沒那麼多消遣經濟學家的格言了
本案以
該項目對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費兩方都未做限制
(不過現實上
「商業存在」雙方則都是有條件開放,
雖然限制內容不同,不過為了可以用
本項目「商業存在」的開放,大概意思是說醫療資金可以流
因此,茲對於醫事工作勞
結論先寫給不想看分析的人:
開放醫療資金可進入對方境內
結果可能是,台灣醫療勞動工資下降(勞方福利
本次的一些經濟假設如下:
1.醫療投資者為醫療勞動市場的勞動需求者(要雇用小醫
醫事工作者(小醫生小護士看護
勞動需求及供給均假設為工資的函
2.對於醫療投資者來講,兩岸醫療工作者為完全替代。
3.開放前中國的工資比台灣低。(我的圖還把中國的勞動
4.跨境資金流動比勞力流動容易。
服貿協議開放後:
1.因中國工資較低,且兩岸醫事勞動供給完全替代,
故台
導致台灣之醫療資金淨流出,因此台灣
中國吸收台灣醫療資金,增設醫院,因此中國當
2.兩岸因勞動需求變動,而勞動供給因跨境服務不易所以
因此台灣小護士工資變低,大陸妹護士工資提升,
所以:
小護士、領就學貸款的醬料生、看護阿姨、
開醫院的財團:應該支持服貿。
基本上,所有國際貿易帶來的經濟分析結果大致會差不多,
多半會認為總體福利確實能得到提升,
然而國內不同角色也會有利益
就像開放農產品貨貿,通常消費者能得利、而農民受
所以總體經濟影響不會是挺反服貿的關鍵。
但你的角色、立場,以及你對台灣的期待,會是關鍵。
喔真是太熱血了我已經幾年沒畫這種圖了QQ,不能衝立院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