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

阿扁

  有時候我真恨陳水扁。


  現在的台灣有種進退維谷之姿。

  我的父親極痛恨國民黨,他們那一代的人,或多或少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,受到有形無形的壓迫,從我還懵懂不解事的年紀,他就熱衷於針砭評判政事、談戒嚴的壓抑與悲鬱、談國民黨的貪壞,他深惡外省人,反覆告誡我們莫可與外省人婚嫁;自不須說他有多排斥中國而嚮往台獨。
  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,我還有十歲孩童的記憶,跟著父親去過幾次彭明敏的造勢晚會,跟著身旁激昂的大人胡亂叫喊,把綠色的旗幟架在搖搖車上馳騁,在家裡和妹妹揮旗嘻玩。
 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(大概是我大四時候吧,記得那不久後他就走了),那年的選舉,他並沒有投票給彭明敏,而是投給無黨籍的陳履安。他說,他在現場看到彭明敏,覺得彭實在年紀太大了,即便彭是台獨教父,政治地位上具備精神號召力,但擔任國家領導人,形象和執政狀況卻未必適任,而陳履安一派學者宗教風範,起碼像是可信的。
  我頗受這事件影響,陳履安正有著父親最討厭的外省人身份,政治背景也偏傾國民黨,父親可說從皮到骨綠的發亮,我原以為那樣的支持是不完全理性的意氣之爭,但不是的,他是慎思而做了抉擇的,他會睜大眼睛盯著這些人。

  當然1996那年父親的選票對結果毫沒有影響,臺灣要到2000年才經歷第一次政黨輪替。
  我想有父執輩立場類似的人,應該很能懂得,他們那時候有多感動、多歡欣鼓舞,父親稱這是台灣人第一次勝利,但我想他不是為了要贏,他想要的是自由。
  2004年,我高三,跟前兩次比起來算是腦袋開始清醒了的年紀,總和慧文、大姊熱烈討論,也和不同立場同學在公民課上爭辯(當然課後還是照常玩在一起),連高中生都能恣意說出想法的好時光。

  那年之後,我很少和人談論政治,可能是到了台北,更容易遇見泛藍支持者,再者,離開了家,我得想想、我得自己判斷與觀望,而不是透過父親解讀這個國家的應然與實然。
  紅衫軍的暴戾比起過去黨外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,然而我現下只記得「倒扁」、「罷免」等等推翻民主決定的訴求,對於政事的建議似乎很少(查了維基也只針對貪瀆),他們沒有說服我,他們對待臺灣、對待民主的態度,比我父親草率的多。

  貪汙醜聞抵消了所有政策上的功勞。
  陳水扁曾讓他的支持者有多信任、多期盼、多狂熱,就讓他的支持者同等的信心動搖、失望、灰頭土臉,對於一生熱衷看到政黨輪替的這些人來講,無飭於最嚴重的背叛。
  我爸死了,他沒有看到陳水扁的終局,或許是幸。住在台南的伯伯、伯母,至今還寧可相信地下電台的說法,說貪汙弊案是國民黨的抹黑,阿扁是被冤枉的(我覺得地下電台根本就是為了撫慰這些老人家的心靈而存在的)。
  
  2008年是我第一個有投票權的總統選舉,我沒有去投票。
  父親在選舉的半個月前病倒,選後一個禮拜撒手,幾乎像是不忍目睹台灣的未來。從此選舉對我而言帶著一種幾近鄉愁的悲傷,參與政治讓我思念父親,我對國家的愛和對父親的愛混雜著,多麼儒家式的連結。

  2012年,我在高雄當選務人員,依然沒有去投票,我很後悔,看完李登輝蘶蘶顛顛的站台,我哭了。
  我原本以為,馬英九的連任僅只於一次政黨競爭後的公正結果,是這些比我更常看新聞(我平常完全不看電視)的多數人們,理性思考之後的抉擇,也許不是我喜歡的結局,但未必是會傷害台灣的。

  而這或許是最糟糕的一次放棄投票權。蔡英文是很好的候選人,儘管沒有首長執政經驗是個弱點,但脫離原本民進黨的固有形象。
  我這時候真恨陳水扁,我揣想他若不是那樣忘記初衷的貪婪,或許我們會再有一次機會,而不是面對這些令人不安的政策,用臉書揮霍朝不保夕的自由,手足無措又莫可奈何。

  媒體巨獸、服貿協議、智財封網
,這些事是極可怕的,最基本的權利、經濟與媒體的獨立性將會蕩然無存,因為在過程中沒有人死去、沒有勁爆的新聞性,大多數人無法立即發覺,就像肝癌,最重要的東西都是不知不覺的病變了。

  馬英九對待異議、批評聲音的態度也表現出他對民主和人權的傲慢,指鄭秀玲教授造謠、抗議的學生以公共危險罪被捕……,民選國家元首面對政策的意見,訴諸暴力、言詞駁斥、委屈泣訴的姿態,是否得宜?

  現在我們無論如何享受言論媒體出版自由,經濟沒有曾經那麼繁榮,但是有自己的特色,這個不夠完美但是在成長(只是最近退步了)的政體,藍綠鬥爭多年,台灣這個地方的人就算各執說法立場,但畢竟共享著這份自由,能夠在對立方執政的時候亂喊口號、指謫、抹黑。
  是的,這不美好,但是有一天,會不會我們連這麼做都沒辦法?
  而這大概是我們最先要保護的,比起任何事。


最後推薦書:
一、我們最幸福: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
二、一九八四(喬治歐威爾)
三、美麗新世界(赫胥黎)






5 則留言:

  1. 怎麼想怎麼看都覺得人民的聲音實在太微小了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也越來越不喜歡李登輝,阿扁就不用說了,今日之遠因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身為阿扁的支持者,我對他是失望的,但我並不恨他。畢竟我支持他是因為我覺得他比較會做事,還有他「比較」清廉--我從來沒真的相信他完全不貪汙,而是覺得跟國民黨相比,它汙的比較少。事實證明也是如此。阿扁應該要為他的貪汙付出代價,不過國民黨對他真的是趕盡殺絕、抄家滅族,已經到了有點政治迫害的程度,尤其是跟之後的林益世相比更是如此。
    造成目前現況的原因有很多,如果當初阿扁不貪汙,那也許是個機會沒錯,但若把扁案當成是造就目前現況的遠因之一,我倒覺得太抬舉他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扁案(包含被趕盡殺絕和形像塑照)和之後民進黨選舉失利應是有相當影響,不過我這篇也就是情緒之言吧。

      刪除
  4. 剛好我的碩士論文就是在寫媒體結合管制的問題,1984的老大哥真是經典,另外推薦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吳修銘(Tim Wu)寫的「誰控制了總開關」(The Master Switch: The Rise and Fall of Information Empires)也很值得一看,如同它原文書名字面的意思,介紹了美國歷史上資訊壟斷帝國的興起和殞落。

    回覆刪除